发布日期:2025-01-25 05:25 点击次数:189
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
葛水平
《人民日报》(
2025年01月25日
第 08 版)

应县木塔。
张颖康摄
山西应县辽代街在冬日里气氛活跃,阳光纤长的金辉铺天盖地。那些为了生计而吆喝的店家进进出出,拽着午后流动的空气招揽走过路过的客人,我在他们的身后,看见了应县木塔。
木塔如小城植物中一个巨大的根块,凌翔于生命的天空。驱车几百里,积雪的雁门关一直在身后目送我。应县木塔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王国的王者,普通人恐怕付出一生的经历、智力甚至心力,也不能读出它的内涵。它包容了日月星辰的另一空间,华光四射。
它在应州大地上生长了千年,走近它时,我听到了一两声叹息,那是古旧的斜撑或者榫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,并且尽力地伸展木质的纹路。
古色宜人。
应县木塔本名佛宫寺释迦塔,始建于辽清宁二年(公元1056年)。木塔高67.31米,底部直径超30米,平面八角形,外观5层6檐。木塔塔身采用中国传统的重楼式建筑,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,并向内递收,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。没有一颗铁钉,全部靠着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。木塔共使用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拱,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木塔。
近代日本建筑学科的创始者伊东忠太曾在其著作《中国建筑史》中这样对比应县木塔与日本的木塔:斗拱之制变化之多源自艺匠之丰富,这与日本那种千篇一律、每一层都使用相同斗拱的手法相比,孰优孰劣自不待论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